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接受网易科技专访,针对腾讯研究院发起的科技向善(Tech for Social Good)活动,司晓表示,用户的偏好和利用科技产品的能力千差万别,在科技产品是否“善”的问题上,很难做到满足全部用户的意愿。腾讯研究院希望让科技更有温度,更有人文关怀,并把这种思想融入到每一个产品经理和coder的思想中。司晓指出,如果用户没有反思,就算现在所有的虚假信息和标题党都去掉了,用户还可能会过度使用手机;未来AI把大部分工作替人完成之后,人就整天玩游戏,沉浸到虚拟世界无法自拔。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反思关注科技向善的问题。以下是采访全文(根据录音整理,略有编辑):
网易科技:这次科技向善(Tech for Social Good)活动邀请了两位普通用户作为开场演讲的嘉宾,包括活动最后也在现场挑选普通用户发言。整个项目以用户调查为开端,希望以人为科技的尺度。那么腾讯研究院在进行调查或者挑选这些普通用户时,怎么保证用户的代表性呢?被调查对象和发言用户能够代表最广大用户的态度吗?
司晓:我们这次的调查报告现在还没有发布,其实刚才许多老师也讲到,比如一些老年人他们打不到车,比如说过节时候产品的过度包装产生的污染问题。但在做调查的过程中,有些用户会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觉得这些问题很好解决。而且肯定不是百分之百或者百分之五十的人觉得这是问题,它就是问题。因为我们对善的标准本来就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关于用户的代表性,我们可能很难用一个数字上的比例来进行衡量。
网易科技:那么现在大数据下的所谓“千人千面”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司晓:“千人千面”更多的是从产品的角度,其实现在许多新闻客户端都在使用推荐算法这样的工具。概括一下来说,在现在的情况下,有许多商业利益或者不当的利益驱使下,有些假新闻内容纯粹的就是为了搏眼球,甚至比标题党更过分。而推荐算法不管信息的真假,它会根据阅读历史推荐给用户经常看的,或者说是喜欢的内容,放大人格的弱点,越看推的越多。所以说,从技术和科技角度来讲,也许推荐算法是中立的。但我们现在讲,科技要有温度,要有人文关怀,要有种种社会学的视角能够加入进来。融入到每一个产品经理和coder的思想中,这样科技才会是有温度的,而不是去利用和放大人性的缺点。
网易科技: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过载”,就我的理解,现代社会的过载就好像以前人们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破坏环境一样,现在就到了反思的时候。最近,苹果CEO库克在一场活动上表示,iPhone让儿童上瘾不是手机本身的错,而是社交媒体或者说一些APP的错,硅谷的科技公司好像在相互推脱责任。那现在腾讯提议发起这样一个“科技向善”的项目,是想让中国的科技企业反思科技没有人文关怀的问题吗?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