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㉖
1978年10月22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日本,在从东京去京都的“光—81号”新干线列车上,工作人员问他乘坐新干线有什么想法。他说:“快,真快!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这就是现在我们需要的速度。”
2016年7月15日11时20分,两列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金凤凰”和“海豚蓝”,在郑(州)徐(州)线上,实现了历史性的会车。
只花了1.79秒,试验现场人员还未来得及欢呼,两列车就已“擦肩而过”,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每小时420公里的交会速度,刷新了该型列车高速实验记录。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在实际运行轨道上进行的高速列车会车试验。
此次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技术性能,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
从渤海之滨到西部戈壁,从中部平原到西南群山,从东北雪原到江南水乡,中国高铁串珠成线、连线成网,中国高铁版图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扩容。同时,也引发世界关注,2017年11月15日,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体验“复兴号”,感叹追不上“中国速度”。
从吵着要退票到乘坐高铁上下班
上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人开始启动动车组的研发工作。“和谐号”1型、2型、3型……一系列产品大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然而,在初期运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尴尬事儿。
先后担任过京津城际、京广高铁列车长的王艳回忆道,有一天,她刚好当班出乘,列车运行途中突然发生故障,不得不中途更换车体。但是,等换到备用动车组上,50多名旅客不干了。“他们吵着要退票!因为车上竟没有与车票对应的座位。”
为此,中国铁路总公司总工程师何华武语曾重心长地对科研团队说,我们不能永远使用国外的技术平台,“必须要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
而如今,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为国人带去了时空转换的新概念,不仅通过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改变了人们原有的传统生活方式、而且借助速度优势,更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
每天早上,C2205次京津城际停靠在武清车站,从北京上车的王晔从这里出站,换乘开往公司的班车。同公司的20多名员工都和她一样,每天乘坐京津城际往返于北京和武清。
从北京南站到武清站只需要24分钟,“很多在北京上班的人路上时间都比我长。”王晔笑着说道。
京津城际武清站成为连接京津的重要节点
高铁的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方式
高铁,像一座快速移动的桥梁,将不计其数的家庭生活连接起来。
55岁的王亚东来自甘肃通渭,他的儿子和女儿在广州工作,每年他和爱人都去广州过年,但以前坐火车需要半夜赶到定西火车站,再坐36个小时才能团聚。而如今乘坐高铁,时间一下缩短到11个小时,“今后在家门口就能坐高铁去广州了!”他说。
2009年底开通的武广高铁实现了“才饮广东茶,又食武昌鱼”。
2014年底,贵广高铁开通,“早饮广东茶,午食酸汤鱼”不再是梦想。
贵广高铁兴坪段
2017年7月,郑州至兰州高铁开通,兰州至“北上广”三地9至11小时“交通圈”初步形成,实现早上吃海小笼包,中午吃西安羊肉泡馍,晚上吃兰州牛肉面。
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许多城市以高铁为依托,建设了“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高铁新区”,重构了各自的“经济版图”,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潜力,也带动了沿线经济协调发展。不得不说,高铁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太多红利。
从厚积薄发到阔步前行
20世纪90年代,我国铁路部门以改变“经济发展受制于交通瓶颈、群众出行受困于一票难求”为目标,组织开展了高铁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实施了既有铁路大规模改造。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三年磨砺,一朝惊艳——140对、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国产动车组,在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时首次闪亮登场。
这140对国产动车组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和谐号”。从此,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列车。
“从跨越大江大河到穿越山谷溶洞,从有砟到无砟,从有缝钢轨到无缝钢轨,从追求建设完美到兼顾生态及文物保护……中国能提供针对各种难题的、覆盖各种速度等级的、从勘察设计到建设运营的全产业链服务,是当之无愧的高铁建设强国。”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玉泽说。
高铁年代记 2008年的8月1日,我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最高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运营,中国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2014年秋天,中国铁路总公司制订了完整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项目”设计方案。自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将从纸端一跃而出,驶入中国高速铁路装备自主创新的新轨道。 值得赞叹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版图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扩容。 2015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动车组列车在天山脚下行驶。 2016年底,沪昆高铁全线贯通,动车组驶过贵州的北盘江大桥只花了8秒。 2017年6月26日,两列“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率先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独一无二的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创造,让“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从华丽亮相起,就阔步迈入世界高铁列车强者之林。 “复兴号”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节能环保等方面表现出世界一流的卓越品质,这为中国高铁“走出去”,保持世界先进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2017年7月9日,从陕西宝鸡到甘肃兰州的宝兰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打通了中国高铁横贯东西的“最后一公里”,使甘、青、新三省区融入“四纵四横”全国路网布局,实现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大贯通、大贯联。 2018年4月1日起,广深港高铁香港段进入试运行阶段。未来经铁路由香港至广州南,将由现在的2小时缩短至48分钟。 2018年6月,“天涯海角号”动车组正式开通,往返于海口、三亚,为往来的旅客展示海南新容颜。
经过多年的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中国铁路已得到了国际铁路市场的充分认可。
国际铁路联盟(UIC)总干事长卢比努在2016年6月20日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上表示,中国是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的国家,对世界高铁的发展贡献突出。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高速铁路将增加1.1万公里。
2019年,智能型复兴号动车组将率先在京张高铁投入运用,为北京冬奥会打造亮丽风景线;2020年,京雄城际铁路将建成通车,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运力保障。这两条高速铁路将率先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铁路。
参考资料 :
-
《“复兴号”开启中国高铁发展新篇章》人民网
-
《中国标准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行助中国高铁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民网
-
《从国际竞争力看中国高铁发展》人民网
-
《复兴路上风笛扬——“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诞生记》人民铁道网
-
《长客造”中国标准动车组以时速420公里完成会车试验》 新华社
-
《从这里始发!中国高铁递出“国家名片”》新华社
-
《中国高铁 一张见证时代发展的名片》新华每日电讯
-
《大数据里看中国:中国高铁 追风逐梦》人民日报
-
《穿越梦幻的时空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解放军报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文字整理:孙照彰
稿件统筹:岳靓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