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唐芳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关键一招是“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国内近年涌现出一批掌握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在全国各地由军方、政府或社会机构搭建的军民融合产业园等平台支持下,参与到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
我国武器装备建设是否植根于整个国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基础之上,很大程度决定于民参军的层次和深度。然而,民企的深度“参军”路却并不那么好走。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的军工板块拥有53年历史,10月15日,公司收获了一枚军民融合战略下的实践硕果。
这一天,宏大爆破自行投资、自主研制的导弹武器系统HD-1项目在北方某飞行试验基地圆满完成首次超声速巡航飞行试验。“民企造出超音速巡航导弹,爆炸性消息!”不少军事专家称赞。
近年来,军民融合战略走向纵深,宏大军工也经历了从“融国内”向“融国外”的转变、从“融低端”向“融高端”的拓展。
陈龙介绍,公司之前主要瞄准解放军装备市场,但HD-1从研发之初就瞄准了国际市场;之前主业以手榴弹、迫击炮弹等单兵弹药为主,近两年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向超音速巡航弹、末敏弹等高端武器发起冲击。
今年迎来18岁“生日”的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为我国首家上市的民营军工企业,消息轰动一时。天和防务企划总监宋志鹏表示,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具有科研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形成效益慢等特点,民营企业承受能力还是有限。
宏大爆破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体制上对于民口企业从事装备总体的政策支持还比较匮乏、资金支持明显不足。由此,“国家应该给予政策性经费支持”,成为长期自掏腰包搞军品研发的民营军工企业共同呼声,他们迫切希望国家“研究制订军民融合型企业军品研发项目经费的扶持政策。”
军事科学院军事法制研究院军民融合和国防动员法规研究中心军民融合法规研究室主任刘志伟建议,军民融合走向深入,民参军企业更应强化“信息对接能力、体系适应能力、转化平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目前国内各地纷纷开设功能定位各异的军民融合园区,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民参军,实效如何?
“民参军企业融资第一公里非常难,起步资金500—1000万,绝大部分是自己掏腰包做。”中关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基地总经理蒙洋说,他所在的服务平台于2016年设立“军民融合成长债”,以投资眼光选择企业和团队,前期用股权和知识产权作为抵押,待民企发展起来再转为股权的创新模式,助力民参军企业融资第一公里项目启动。
国防科技工业重镇西安的军工科研实力雄厚。西安高新区倡议发起了非公开小型交流平台“第三会议室”,参军高科技企业必须拿着样品进门,面对高端智库、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进行路演。高新区军民融合局相关负责人田丰表示,六次会议下来,已经促成电推技术、镁基合金、碳纤维立体编织等项目落地,成为发现和破解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军地协作通道。
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4300平方米的展厅里,静态展示着园区50多家企业研发的前沿科技产品。“产业园宗旨是真正将民企的技术优势转化出来,实现与军方需求的精准对接。”园区负责人王子忠同时表达了苦恼,“但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正是对军方真正的需求了解不够。”
“引入企业不是让他们成为军工单位,而是协同他们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参军。”银河·596科技园负责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彤说。这个位于成都的开放创新园区,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布局,也是四川省军民融合十大产业创新基地之一,2015年投入运行以来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引擎。
入驻园区的高科技创新企业,除了能共享园区内的大科学装置和国际一流实验室、进行装备试验验证、准确获悉国防科技需求信息外,还能更好地享受地方各类政策,协同承担更多的科研项目,在园内得到更好的孵化成长。如果发展出前沿性、颠覆性和交叉性的技术成果,园区将首先推荐应用于国防科技。
不过,军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机制问题仍然是刘彤的心病。“转化的每个环节都涉及审批和决策,一项成果转移转化出来短则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然而市场窗口稍纵即逝。”
相关报道:
拆除制度藩篱,方能互生共赢 | 军民融合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左常睿
审核:王小龙
Be th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