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药浴法”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手术粘连形成机理被发现

【今日封面】

 

当地时间11月28日,危地马拉富埃戈火山喷发。据危地马拉国家减灾协调员称,富埃戈火山在11月28日平均每小时喷发7到10次。图片来源:东方IC

 

 

 

 

 

纯科技

 

●近期,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改善橡胶林土壤碳氮组分构成和土壤环境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果。他们发现,多年生直立灌木蝶形花科千斤拔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橡胶林下种植大叶千斤拔,在较短时间内对土壤总碳和总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改变了土壤碳氮组分构成,提高了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碳、轻组碳氮、微生物碳氮和矿物氮含量以及微生物碳/有机碳、轻组碳/有机碳、微生物氮/全氮和轻组氮/全氮比。

 

 

●据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确定了手术粘连的形成机理以及可能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基于抗体的疗法可以打破已经形成的粘连。研究人员发现,两种抗体的组合——一种靶向形成粘连的细胞,另一种静默“癌症细胞用来逃避免疫系统”的“不吃我”信令,可显著降低动物体内已形成粘连的严重程度。

 

健康汇

●美国日前通过加速审批通道批准一款抗癌新药,用于治疗恶性实体瘤。这是该机构第二次批准基于不同肿瘤的共同“生物标记物”而非肿瘤病灶的抗癌药,成为抗癌药开发的一种新范式。新获批的药物Vitrakvi可用于治疗“神经酪氨酸激酶受体”(NTRK)基因与无关基因发生异常融合并导致蛋白变异的实体瘤,这是第一款靶向这种变异的抗癌药。

 

 

●11月28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一种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新药,有望对近三成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产生疗效。这款药物名为gilteritinib,获批用于治疗FLT3基因突变引发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约25%到30%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存在这种基因突变。

消息站

 

●当地时间11月28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该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明珠(左)指导泷沐觉堪(制药师)煎熬“五味甘露”。

 

 

●近日,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在滇西某地域组织开展一体化协同实兵实弹对抗演练。演练重点研究探索了实战条件下合成旅如何快速精准获取战场信息,如何多网融合进行协同指挥、科学高效地用好信息火力等一系列重难点问题,锤炼部队在实战环境下的作战技能,提升部队打赢能力。

 

大观园

 

●入冬以来,位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红柳沟丹霞地貌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雄浑壮美,呈现出丹霞地貌的独特风格。该丹霞地貌呈南北走向、全长约6公里,处在阿尔金山主峰脚下,以柱廊、宫殿等形状为主,堪称鬼斧神工。这段丹霞地貌曾长期不被外界了解,近年来经有关丹霞地貌专家考察,确定其为柱廊状宫殿式丹霞地貌。

●当地时间11月28日,耶路撒冷,以色列考古学家手持一个罕见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石制面具。这一石制面具是在Pnei Hever地区发现的,目前在洛克菲勒考古博物馆保存。面具是由粉黄色石灰石制成的,面具的周围有4个洞,可能是为了便于戴在脸上或者绑在什么地方进行展示。

 

音频由讯飞配音提供技术支持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编辑:左常睿

审核:王小龙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