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女生陪聊的马化腾,一不小心重新定义了你我的社交

改革开放40年

那些不为人知的瞬间㉗

马化腾与他的QQ头像 

 

 

如果你在1999年的春天里用过QQ聊天,还遇到个女孩子主动来找你,那么很可能陪你聊天的那个人,就是腾讯的现任CEO马化腾。

1999年2月10日,OICQ上线。几天后就是春节,所以线上显得有些冷清,马化腾只好每天从各大BBS 里拉人聊天,身体力行地证明了程序员没有假期这件事。

彻底“精分”的马化腾,不一会就换个头像,有时还要扮成女孩子,看到新用户注册QQ,立马搭讪,被搭讪的网友曾调侃“当时感觉对面是个挺呆的技术工程师”。

没有人意识到,包括马化腾自己,这个“嘀嘀”乱叫的即时通信软件,将彻底改变中国人传统的沟通方式,重新定义社交。

从QQ开始,中国诞生了属于自己的社交工具。2005年,中国社交网络达到了最为繁盛的一年。百度空间、新浪博客、网易泡泡、人人网、开心网、51.com……如百花齐放般出现。

2010年后,互联网社交软件受到来自移动端的挑战,微信与微博成为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工具明星。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其中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为86.9%,微博用户使用率为 42.1%。

那只“嘀嘀”乱叫的胖企鹅

重新定义了社交方式

1998年11月11日,马化腾和他的同学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好友曾李青,在深圳踏上了他们的创业之路,注册了一家叫做腾讯的小公司。

▲腾讯在赛格科技创业园里的办公室

 

▲马化腾

这一年,张朝阳创办搜狐;丁磊推出中国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电子邮件系统;江苏宿迁的刘强东在中关村创办京东,开始做数码相关生意;第二年,阿里巴巴和百度也相继诞生。

中国互联网的年轻创业者深信一点,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更是颠覆经济、文化乃至生活的革命力量。

其中,QQ作为中国本土最初的即时通信软件,颠覆了中国人的社交方式。

提到QQ,就不得不提一下ICQ。1996年,三个以色列青年开发了一款可以在互联网上能够快速直接交流的软件,取名为ICQ。注意到ICQ的马化腾,决意做出中国的即时通信软件,他在ICQ的前面加了个OPEN(开放),日后的QQ,就这样诞生了。

创业初期,QQ上只有几十个人,为了达到投资商设定的3万人数的目标,马化腾需要自己去大学的BBS里拉人,拉来了人还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这样会显得社区很热闹。


▲不知道马化腾当年用的哪个女生头像

9个月之后,QQ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百万。此后数字不断增长,2001年2月,QQ每一天新注册的人数就达到了创纪录的100万。

与此同时,QQ接连推出QQ空间、QQ秀、QQ.com,一个包含了信息资讯、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平台悄然诞生,2005年10月27日,马化腾首次将腾讯称为社交平台:

“以腾讯QQ为代表的很多即时通信产品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沟通工具,而是一个信息资讯、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平台,新的应用可以基于这个平台开展,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新的即时通信时代会由中国带动。”

2005年,中国社交网络的兴起

2005年,正是中国社交网络最为繁盛的一年。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本土公司在门户、搜索、电子商务、邮箱服务、网络游戏以及即时通信等几乎所有领域,完胜国际公司,一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式的互联网世界逐渐露出了自己的轮廓。

在即时通信软件方面,除了QQ,网易推出“网易泡泡”、微软旗下的“MSN”、雅虎中国的“雅虎通6.0中文版”接连进入中国、TOM与Skype签署合作协议。除此之外,还有搜狐的搜Q、263推出E话通、甚至中国电信推出了电信级互联网即时通信软件——Vnet Messenger。

▲网易泡泡

▲MSN

在博客方面,2005年4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博客,靠名人效应与娴熟的媒体化运作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在网站方面,2005年12月,读完美国博士的王兴回国,创办了校内网,也就是日后的人人网。这是中国最早的SNS社区。

▲校内网

2005年5月,曾在阿里的中国黄页公司做过业务员的庞升东用100万人民币收购个人数据库公司10770,这是日后互动社交型空间网站——51.com的前身。

2006年7月13日,百度空间正式开放注册。

在游戏方面,2008年3月,前新浪员工程炳皓创办开心网,凭借着《开心农场》这个“偷菜”的小游戏,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游行应用,《开心农场》登陆校内网后,在2008年的圣诞节前后,就为后者带来了当天日活跃用户冲破10万的成绩。

▲开心农场

在中国的互联网历史上,2008年成为了标志性的一年。中国的互联网人口第一次历史性地超过了美国,而在社交网络的浪潮中,QQ空间、百度空间、人人网以及51等公司以新的SNS模式异军突起,但是两年后,一个新的社交战场即将诞生。

移动端,一个新的社交网络战场诞生

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逐步在中国普及,各类手机品牌出现。HTC、联想、小米、苹果,中国人使用手机的选择越来越多。而随着手机的普及,全互联网行业面临PC到移动端的转型,新浪微博,抓住了第一张“船票”。

▲新浪微博

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那时说起“微博”一词时,不会像今天这样直接联想到新浪微博,还有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等等。但是很快,它就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其中微博用户数量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增长到1.95亿。

 

这个标榜着广场式社交的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产生热点、产生传播、产生交互。每个人可以参与讨论,并发表观点。如果不是后来微信的诞生,恐怕新浪微博将会“一骑绝尘”,牢牢占据住移动端社交应用的头把椅。

2011年1月21日,微信推出。那个面对着蓝色星球的孤独身影,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上。一开始的微信并未得到人们的认可,直到语音聊天功能上线,用户猛然出现井喷式增长。在上线仅433天后,微信同时在线用户突破1亿。在互联网历史上,微信成为迄今为止增速最快的通信工具,达到这个数字,Facebook用了5年半,Twitter用了4年。

▲微信

根据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其中微信朋友圈的使用率为86.9%,微博用户使用率为 42.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进程。从“乡土中国”变为“流动中国”,从“熟人社会”转为“陌生人社会”,社会急剧转型,人口大量流动,这一进程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交方式:社交工具更便捷,社交半径在扩大,社交对象在增多,熟人社会的社交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社交网络打破了互联互通的障碍,让沟通变得更容易。也激活了潜藏于公众的强大创造力,汇聚每个人的一得之见,就可能变成真知灼见。

最后来波回忆杀
你还记得当年用的是哪个QQ头像吗? 

 

顺便说

小编是这个哟

参考资料:

  • 《腾讯传》吴晓波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系列报道——专访马化腾》央视财经

  • 《腾讯十年》纪录片

  • 《互联网发展助力网络强国》人民日报

  • 《腾讯20岁:如今“王者荣耀”,也曾“绝地求生”》每日经济新闻

  • 《马化腾回忆创业:曾假扮女孩子陪聊》南都周刊

  • 《新浪CEO曹国伟接受吴晓波专访特辑》“吴晓波频道·十年二十人”节目

  •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 《用优质平台凝聚“众人之智”》人民日报

  • 《网络社交 诚信为先》人民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


文字整理:岳靓

稿件统筹:岳靓

编辑:朱丽

审核:管晶晶

快来抢沙发!

欢迎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