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00/2.8 DG OS HSM | SPORTS(以下简称70-200/2.8 SPORTS)于2018年11月16日正式发布。它是适马第6代70-200/2.8规格镜头,同时也是首款滤镜口径达到82mm的70-200/2.8规格镜头 —— 在“大三元”的另外两元(比如16-35/2.8、24-70/2.8)早已是82mm滤镜的今天,70-200/2.8 SPORTS或许可以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适马70-200/2.8 DG OS HSM | SPORTS
70-200/2.8 SPORTS提供佳能EF、 、尼康F、适马SA共3种卡口,。
▲适马70-200/2.8 DG OS HSM | SPORTS规格表
『产品点评』
在82mm滤镜口径成为新一代24-70/2.8规格镜头的标配之后,ET就很期待70-200/2.8规格镜头也能有82mm口径产品。一方面,口径确实是画质进一步提升的瓶颈之一;另一方面,“大三元”均为82mm口径也很方便滤镜通用。
但是1805g的重量确实需要掂量一下。关键看画质、对焦能不能超越佳能EF 70-200/2.8L IS III USM、尼康AF-S 70-200/2.8E FL ED VR等“强者”。性能过硬的话,多听可乐的重量也不是不能接受。
『产品线』
SPORTS和ART都是适马的高端镜头,都不会对画质做出妥协。区别在于,SPORTS系列还要考虑防抖(比如摇摄)、操作性和可靠性(比如天气密封性)等其他方面。因此,适马新一代70-200/2.8虽然不是ART系列镜头,但大家不用对它的画质表现有所担忧。
适马70-200/2.8规格镜头从第一代开始便拥有APO复消色散和超声波对焦马达。第2代针对CCD/CMOS优化了镀膜(加入DG标志),第3代、第4代实现了1.0m最近对焦距离,第5代则加入了防抖功能。
▲适马70-200/2.8系列
『规格对比』
虽然镜头设计不是特殊镜片的加减法,但对70-200/2.8规格镜头来说,低色散镜片的数量确实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一些70(80)-200/2.8规格镜头的特性对比
因为适马70-200/2.8 SPORTS还未发售,所以这里只能通过MTF曲线的方式对画质进行预览。对比对象是佳能EF 70-200/2.8L IS III USM,都是10 lp/mm和30 lp/mm线对。
▲适马70-200/2.8 SPORTS(左)和
佳能EF 70-200/2.8L IS III USM(右)的MTF对比
『产品概述』
光学:24片镜片的数量并不夸张,但10片低色散镜片(9片FLD萤石级+1片SLD低色散)绝对堪称堆料狂魔。不过,比较遗憾的是适马一直没有纳米镀膜技术,虽然70-200/2.8 SPORTS也强调了“最小化眩光和鬼影设计”,但在卖点上并不能称为配置“大满贯”。
做工:70-200/2.8 SPORTS和同期亮相的60-600/4.5-6.3 DG OS HSM | SPORTS是适马首批以“in-house”方式生产加工的镁合金材质镜头。虽然镁合金材质的相机(骨架)、三脚架已经非常普及了,但镁合金材质镜头几乎全是价格昂贵的远摄大炮(适马500/4 DG OS HSM | SPORTS也是其中之一 )。为了能让更多镜头用上镁合金材质,适马还在会津工厂兴建了一座新厂房 —— 镁是一种易燃易爆材质,所以这个新厂房距离原有厂房保持了较远的距离。
对焦:环形超声波马达,支持手动优先自动对焦。近摄方面,1.2m最近对焦距离和0.21x放大倍率中规中矩。镜身上提供3m到无穷远的电子对焦限位器,和1个预设AF按键(可以设定为AF锁定等功能)。
防抖:70-200/2.8 SPORTS具有约4挡快门速度的防抖性能。在模式2下,镜头可以识别相机的摇摄方向,无论垂直、水平、对角线移动拍摄,都可以实现最佳防抖性能。不过,佳能、尼康、腾龙不少远摄变焦镜头都已经加入“运动模式”了(即只在按下快门瞬间进行补偿的防抖模式3),提供“SPORTS”系列的适马也应该加紧赶上。
光圈:自索尼GM镜头之后,适马也开始引入11片光圈。70-200/2.8 SPORTS的尼康F卡口采用电磁光圈,对应原厂E型镜头。
附件:标配花瓣型遮光罩与不可拆卸的脚架环。脚架环和镜身一样采用镁合金材质,接脚兼容阿卡标准云台。用户还可以选配TS-81长接脚,利用螺丝导轨灵活调节重心。
『官方样片』
很难得,这次适马提供了全尺寸带EXIF信息的样张。有遗憾,既没有F2.8光圈全开照片,也没有正常的低感光度照片 —— 所以ET就不做局部裁切了。
▲5D4 | 70-200/2.8 SPORTS | 200mm | F3.2 | 1/500s | ISO-1250
▲5D4 | 70-200/2.8 SPORTS | 110mm | F4 | 1/1000s | ISO-2000
Be the first to comment